我爱育娃

当前位置:主页 > 兴趣分享 > 好句 > 当前文章

好句

大暑节气之萤火虫古诗五首(大暑不可避,萤火乱更深)

longge 09-19 14:56 阅读 我爱育娃
如果不提萤火虫,很多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,久已淡忘。因为钢筋混凝土整洁的人工世界,一年到头是难以见到这种美丽的萤火的,就算有,也淹没在城市的灯光里。 但是若提起萤火虫

如果不提萤火虫,很多长期生活在都市的人,久已淡忘。因为钢筋混凝土整洁的人工世界,一年到头是难以见到这种美丽的萤火的,就算有,也淹没在城市的灯光里。

但是若提起萤火虫,会勾起至少大半中年人的回忆,因为那代表他们的童年,在乡村,在还不豪华的上个世纪的城镇,没有璀璨的路灯,也没有让人蜗居享受的空调,萤火虫就飞在路边草丛,那是沉闷夏夜的流星和童话,有多少人追逐萤火虫的光,在暗夜的流丽里生出幻想和欢喜。

大暑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,也是传统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,时在公历的七月下旬,农历的中下旬。

自有文字书简流行的周朝,就有关于季夏和萤火虫联系的文字。

周朝《礼记月令》中有,“季夏之月”“腐草为萤”,而汉朝官方就确定了二十四节气,并将腐草为萤,纳入大暑节气的第一个物候,流传至今。也就是说,当萤火虫出现时,就是大暑节气到来了,是大暑节气相对于其他节气来讲,出现的象征性的标志。

那么腐草为萤,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

大暑节气之萤火虫古诗五首(大暑不可避,萤火乱更深)

现在通常认为是古人不懂科学道理,认为萤火虫是水中腐烂的草变成的。

但是你要知道,中国从原始社会,大多数人乃至中上层人士多有从事农业的经验和体验,且和自然的相处相对亲昵,萤火虫并非细小如肉眼不见的生物,且发出动人的萤光,在夏秋夜里动人的群飞群舞,是一种具体的生物,必然会有繁殖和延续,何以会不顾现实说萤火虫是水中的腐草变成的?

实际腐草为萤,是相对简练的古语。因为强调的是大暑阶段,高温溽热,沾了水汽的水草在这段时间最容易高温腐败,而此时萤火虫就靠近水的腐植和露水生存,出现了有物体走向衰败,而有物体走向诞生的转化之美。草木凋谢了,而萤火虫却出现了,一死一生,生命在自然的更替里,生生不息。

大暑节气的气候特点就是高温高湿,伴随着植物的腐败,也显示着秋天的即将来临,大暑是盛夏,也到了盛极而衰的时候。

萤火虫恰在此时以崭新可爱的生命形式出现,显示着夏秋之交夜色的秾丽清新,被当做了大暑节气重要的物候。

大暑节气之萤火虫古诗五首(大暑不可避,萤火乱更深)

“熠耀宵行,虫之微么。

出自腐草,烟若散漂。

物之相喣,孰知其陶。”东晋 · 郭璞《萤火赞 》

萤火虫是发光昆虫,自带闪烁的冷绿光源,在夏秋的水泽边成群出现,萤火虫对于环境的要求相对高,水草丰茂,水质干净,还有大量的昆虫蛋白,比如蜗牛。这种自然环境,当然不是指的人类构建的都市环境,所以萤火虫常常出现在人类污染较少的森林溪水边,田野水渠边,江湖湿地环境中。

古代人烟较少植被丰厚的私家园林或者庭院,也容易出现萤火虫。

古代灯火较少的夏夜,炎热枯燥,但是萤火虫带着冷光出现,就像夏夜里视觉的清凉甜品,刺激着人们疲惫的身心。眼前一亮,为细碎美丽的光所吸引,多少孩子和少女去追逐萤火。

那萤火虫闪耀着美丽的光芒,萤火虫那么小,是昆虫最细微的一种。

它们从夏天的水泽边成群结队升腾飞舞出来,像流动的光烟,飘荡舞动在空中。

它们互相照耀飞舞,看起来是那么自在快乐,作为人类的你,只是觉得它们渺小,但是你怎么能知道它们的快乐?

萤火虫确实是快乐的,萤火虫飞舞,证明它们是在求偶,在生命里闪耀爱的华光,也因此愉悦了人类,点缀了最潮湿闷热的夏夜。

囊萤夜读,是晋朝的典故,传说晋代车胤家贫,无力购买灯油,于是在囊袋中放入萤火虫,借著萤火所发出的亮光读书。

萤火虫收集在一个布袋子里,确实有短暂的照明效果,但是萤火虫的光通常只能维持4个小时,且闪烁不定,影响眼睛视力,这种典故,实际是没有励志效果的,反而生出人们对萤火虫光美的迷恋。给我一个萤火虫的袋子,我大约不会认真读书,而是一个浪漫的失眠和想象的夏夜。但是,真的美好啊。

大暑节气之萤火虫古诗五首(大暑不可避,萤火乱更深)

“暮日苦炎溽,迁坐接阶廊。

月丽姮娥影,星含织女光。

栖禽动夜竹,流萤出暗墙。” 南梁 · 刘孝威《苦暑诗》节录

大暑节气是夏天最后一个节气,连接立秋。大暑节气往往在农历的六月下旬,若有闰月,可能会延迟到农历七月,古代七夕。

在潮湿闷热的天气里,往往人们会熄灭灯火,一起在户外乘凉,而那是凳子和椅子还不流行,人们就跪坐在屋檐下头,一起看夜空,说闲话,直到后半夜,室内的空气温度下降才进屋睡觉。又或者有通宵睡在屋檐回廊上的。

仰头看着天上皎洁的月色,璀璨的群星,说着牛郎织女古老的神话,也没准会有些聊斋故事,让人解乏。这美丽宁静的夜晚,忽然竹林中有野鸟动翅膀的声音,分外显得夜晚静谧,而萤火虫也成群结队的从墙外飞过来了,让夜色平添一种梦幻和仙美。

月光星光虽然也是冷光,但是萤火虫的光,更加流丽动人,它们吸引着人们的视线,引起夏夜孩子的狂欢,用手去捕捉萤火虫,当萤火虫的光从手上辉映到脸庞时,人们如在童话里,忘记了暑热和烦忧。

大暑节气之萤火虫古诗五首(大暑不可避,萤火乱更深)

“大暑三秋近,林钟九夏移。

桂轮开子夜,萤火照空时。

菰果邀儒客,菰蒲长墨池。

绛纱浑卷上,经史待风吹。”中唐 · 元稹 《咏廿四气诗 大暑六月中》

元稹的节气诗是他在唐朝丞相位上,对全国颁布的节气历诗,在唐朝流传广泛,应该是家喻户晓。是将节气知识,融入到现实的场景和诗美当中,将典故和节气特征紧密结合,经得起推敲。

那么在这首诗里,也是强调了腐草为萤这一自周朝就有的大暑节气物候典故。

大暑节气来临,表明秋天不远,已经到了九夏的尾声。

夏夜的天空,月色皎洁,而萤火虫飞舞,形成流丽璀璨的夜空之美。

此时最适合蔬菜瓜果,招待朋友客人,而此时往往也会有乌云倒映池塘。

对应了大暑其他的两个物候,土润溽暑,大雨时行。

萤火照空,盛夏的夜晚有了美丽的萤火,如梦如幻,立体真实。

大暑节气之萤火虫古诗五首(大暑不可避,萤火乱更深)

“大暑不可避,微凉安所寻。

云霄非浊世,竹树有清阴。

海近风先集,山高日易沈。

无因见明月,萤火乱更深。”宋·曾几《参云亭晚坐》

大暑既是节气名,也是实在的体感。

大暑既是时段,也是气候。

所以大暑是不可以回避的,是无法逃离的自然时段自然气候。这样炎热的时段,到哪里去找到凉快的地方呢?

古人有条件的也会旅游,在高山高台上纳凉。因为海拔高,意味着气温相对低。

尤其是高山上,处在半天云里的山地,自然隔绝暑热,何况这里有茂密的竹林,形成天然空调的环境。

而且这座山靠近海边,有自然的海风吹来,站在高山上,视野广阔,黄昏时的落日分外动人。

只是山中的夜晚云气多,时常彩云遮月,但是有溪流的地方,萤火虫成群飞舞,更加幽静深魅。

这是森系的仙境,千万萤火虫就在身边缭绕,都市中没有这种奇异的美好吧。

曾几是有多么的放松,才能写下这么舒缓的诗句,仿佛如歌的行板。

大暑节气之萤火虫古诗五首(大暑不可避,萤火乱更深)

“草腐无情却有情,化为萤乃傍宵行。

得阴气不愁雨湿,生夏方因似火明。

游月居然杂星点,泛风奚碍傲灯檠。

东山什善体人意,世事那能免远征。”清 · 弘历《大暑三候腐草为萤》

很难想象乾隆有这样的情怀,专门为萤火虫写诗。

而且从这首诗可以看到,是身临其境的观察和感慨。因为那缭绕在山间的流萤是那么的美。想来是在承德避暑山庄或者圆明园吧。

盛夏水草腐烂,谁说腐草无情?至少那从水草中可以飞出无限的萤火,在夜间飞舞。

萤火虫生长在水泽湿地,所以不怕风雨,在雨中也可以看到它们动人的萤光。萤火虫吸收了夏天的太阳之气,故而发出了火一样明亮的光芒。

我本来是游览月色的,结果发现萤火虫在月光中飞舞,让月色更加动人。

我坐在船上御风而行,萤火虫就跟在左右,足以笑傲船上的灯火。

这山林幽美,懂得我喜欢山居和宁静的心思,特意用萤火虫来迎接我,只是我哪里能够沉湎在这美好里,享受到片刻的美好之后,我要回到尘世,继续我的帝王远征。

再有关于乾隆的爱情故事,不妨放在萤火虫飞舞的夏夜,因为这是真实的场景哦,是今人以为的浪漫。

大暑节气之萤火虫古诗五首(大暑不可避,萤火乱更深)


文章评论

大暑节气之萤火虫古诗五首(大暑不可避,萤火乱更深)文章写得不错,值得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