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爱育娃

当前位置:主页 > 兴趣分享 > 作文 > 当前文章

作文

关于家乡的清明作文(《家乡的风景》)

sujunda 10-03 17:24 阅读 我爱育娃
第1篇:关于家乡的清明作文 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杜牧的这首《清明》总会让人想起清明时节庄重气氛以及孤郁之感。 在春光明

第1篇:关于家乡的清明作文

关于家乡的清明作文(《家乡的风景》)
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杜牧的这首《清明》总会让人想起清明时节庄重气氛以及孤郁之感。

在春光明媚,草木复苏的清明时节,按照古代的传统习俗,人们总会在清明这天到山上祭拜祖先扫墓。每当这时,人们会携带酒肉、纸钱等祭拜物品到墓地,然后进行一系列的工作祭祀祖先。在我的老家也是如此。

我的老家在偏远的农村,每当清明节时,村里每户的扫墓时间都是由自家人所定的,并不一定要在清明节那一天。

在挑好日子之后,家里的女性就会负责到集市上买祭奠所需要的物品,把祭品都分类装进草编篮子里,而男人则负责扛锄头,铁铲之类的工具,提前去打扫。

到达墓地之后,人们就开始忙活了。在墓前的一小块儿空地上用草席铺着,摆上小碗米饭,酒肉。通常都是女人摆好祭祀的物品,男人则负责把周围的树上挂上白纸。祭祀很庄重的,一切准备就绪后,便拿出纸钱放在祭祀所用的香炉里点燃焚烧。过后,大人和小孩都会先后进行三叩九拜的方式叩拜祖先,最后点燃爆竹,祭祀仪式便在爆竹声中结束了。

每到清明节,总会想起祖先,想起爷爷给我讲的古老的故事。

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,总有一种特别的心情,一种异样的感受,就如杜牧的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。

第2篇:关于家乡的清明作文

再过几天,就是清明了。

天气预报,从今天开始,连续三天都是阴雨天气。似乎正应了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的诗句。听,那淅淅沥沥恼人的雨声,把整个村庄,都织进了无边无尽的迷蒙和惆怅之中。这个季节的雨,应该是思念的雨。

今夜,在雨声空寂的浸润里,我一个人安静地倚窗而立,然后,眺望那遥远的天际,人们都管它叫做“天堂”的地方。那里住着我的爷爷。

很久了,爷爷不曾入我梦里了,昨夜,我又梦见了爷爷,梦见我还是个五六岁的孩子,爷爷欢天喜地地给我包包子吃,可我吃完,转身去寻,却怎么也寻不到了……猛然醒来,屋内是漆黑一片,静寂无声。

爷爷是得肾病死的,在他活在人世的最后一天时,我去看了他,一副憔悴的面庞,疼痛使他的声音低沉,而那时的我却天真的以为爷爷只是得了普通的感冒,过几天就会好,就会包包子给我吃。

在第二天放学之后,我左等右等就是等不到那接送我的家人,是邻居把我带回了家。在回家的路上我问:“我的家人呢?他们怎么没来接我的呀?”那位邻居只是无奈地说了句:“可能来不了了吧!”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使我感到了极度的不安。到了家,看见爷爷身穿蓝色长衣直挺挺地躺在房中,我竟然没有痛哭。我不说不语,一直到爷爷的棺材抬出了门,我才放声大哭,伴着我的哭声似乎时间都停止了……我记不清那天以后的事情了。

爷爷躺在病床以前,都是他接送我上放学,不管刮风还是下雨,他从没迟到过。记得那一天下了很大很大的雨,我们家的雨衣破了,是爷爷不顾自己的身体,把雨衣给了我,自己不顾淋雨把我接回家。我的衣服也湿了不少,可爷爷的衣服正流着水,我当时却觉得那根本没有什么。没想到那是爷爷最后一次接我回家。

转眼爷爷离开我们已经有三年了,三年中我对爷爷的思念之苦只有我自己知晓。

想起了爷爷,在这纷纷的雨天。零散琐碎的记忆,随着雨丝,清晰地飘进我思念的脑海。爷爷,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”,子孙们的泪水默默溶进雨帘里,那是对您的思念!

关于家乡的清明作文(《家乡的风景》)

第3篇:关于家乡的清明作文

我的家乡在湖北的一个小镇里,每逢清明节,家家户户都要做清明粿。“清”同“青”谐音,所以清明粿是青色的。勤快的妇女们早早地去田间采来野艾草,搓出墨绿的汁水来,将糯米和粳米磨成粉,调水揉成团,掺进艾草汁,原来洁白如雪的米粉团就变成了墨绿色的青团子。米粉团极富弹性,经过妇女们的巧手揉捏,成了一个个圆圆的小球,再用大拇指按几下,又变成一个个碗状,再加入馅料,便包成了清明粿。

说到清明粿的馅料,那是极其讲究的。必须挑最嫩的春笋,最新鲜的猪肉,刚腌制好的腌菜,再加上豆腐干,全都切成末,用新鲜的猪油炒起来。这样美味的馅,大人小孩都喜欢。大人们忙着包清明粿,我们小孩子便在边上玩耍,玩累了,时不时跑来用筷子偷偷夹两口馅吃。那味儿好鲜啊,鲜得你舌头都要掉了。包好的清明粿更是美味,一大家人早、中、晚都不用做饭,连着吃清明粿也不会腻。往往清明节还没到,清明粿就被吃光了,于是人们又要忙着磨粉重包了。

除了清明粿之外,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扫墓了。

到了清明节这天,在外的游子都要赶回家乡扫墓。扫墓也很讲究,除了要准备蜡烛、香、纸钱之外,还要准备鱼、猪肉、鸡、清明粿、米饭、酒等食物。扫墓之前,鱼、猪肉、鸡要放在锅中用水煮一煮,等到锅中水开了,“咕嘟咕嘟”冒着腾腾雾气,就可以了。那雾气用我们这边的方言叫“啸”,音同“孝”,寓意着请祖先领受我们的孝心。
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,清明节前后往往伴随着绵绵春雨,更增添了几分节日的气氛,寄托了人们对祖先的怀念之情,体现了人们对家庭传统的传承。

第4篇:关于家乡的清明作文
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”阴霾的天气,细密的雨丝,清冷的春风,三三两两落魄的行人,料峭的行人包裹着你,凄凉的情绪荣绕在你心头,这是古人清明节的心情。但是,清明节三天假期来到时,我却激动的如要归林的小鸟,入海的鱼,因为这三天假期一定会回趟老家。

清明节这天早晨,我还在梦中就被妈妈拽起来,“走,我们回家。”听到这句话,我的不满立马烟消云散,“噌”,从床上跳下来,用光的速度“洗刷刷”,然后静候老妈出发。

结果,我一直等到花都谢了,九点了,老妈才大包小包,拎着的、背着的、吃的、穿的、用的,像搬家似的踏上回家的路。路上,暖风拂面,阳光灿烂,我哼着《我的滑板鞋》,看着春回大地。妈妈突然停下车:“那儿有个卖烤鸭的,你去买只,给你姥爷带着,他特别爱吃这里的烤鸭!”

我们回家的第一站是姥爷家。每次回姥爷家,妈妈总拎着一大包洗好且叠好的衣服,这次,还带了姥爷爱吃的“韩国一只鸭”,还有姥爷要常年服用的口服药。妈妈回姥爷家时,从来很少坐下来静静地陪姥爷。姥姥去世多年了,姥爷单独生活。所以,一回到姥爷家,她就脚不沾地地忙起来。扫扫地,收拾收拾零乱的桌子,抹抹凳子……一边忙,一边嘱咐姥爷,“记着按时吃药。”“平时多吃菜,别再便秘。”“过几天要变天,记得多穿衣服。”“自己想吃什么就买点,别舍不得花钱。”……我们走时屋里已井井有条,她也已满头大汗,于是我们又拎着姥爷的脏衣服,奔向第二站——奶奶家。

我们这里有个清明节吃单饼的习俗。妈妈手巧,这些事通常都是她来做。和面、揉面、擀饼、烙饼……妈妈一边忙活,一边跟奶奶聊着天,很快就烙了一大摞。这时,她才慢慢地直起腰,用手捶起来。她一直有腰疼的毛病,我跑过去,轻轻的给她揉着。

这时,上坟的大伯回来了。清明节上坟祭祖也是我们这儿的习俗。这一天,人们不管多远多难,也要回来给已逝的亲人、先祖添点土,送点纸钱。大伯一进门就说,今天的人和车明显多了,去坟地的路,平时很少有人走,现在都堵车了……

是啊,清明节上坟祭祖,是我们在怀念先人;清明节祭扫烈士陵墓,是我们在感念英烈;清明节回家看望老人,又何尝不是我们在感恩他们?!即使“清明时节雨纷纷”,也阻挡不了人们对亲人的思念!

第5篇:关于家乡的清明作文

清明节,是我们中华***祭祀前辈,缅怀先烈的传统日子。为了纪念英勇牺牲***先烈,我们学校今天组织去烈士陵园扫墓。早上到学校集合后,老师给我们分好小白花。分好花后,我们就出发了,迈着沉重的步伐,怀着沉痛的心情,来到烈士陵园,悼念为中华***的解放,为人民的幸福而英勇献身的***先烈。

今天来烈士陵园扫墓的人特别多,不光是我们学校,还有其他学校的,也有好多市民也来纪念***先烈。我们先去参观了***英雄纪念馆,里面有很多东西,从珍贵的***文物到感人的历史图片,再到震撼人心的***故事,无一不使我们再一次感受了***先烈们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。

参观后了***英雄纪念馆后,老师带领大家来到***英雄纪念碑前。大家排好队,按顺序在纪念碑前鞠躬、献花,寄托对***英雄们的崇敬和哀思!同学们在英雄纪念碑前宣誓一定好好学习,将来报效祖国,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
在战火纷纷的年代,在腥风血雨的艰苦岁月,无数***先烈为了新中国的缔造,为了全中国人民的解放,前赴后继,抛头颅、洒热血,用浩然正气和崇高理想,谱写了激动人心的不朽篇章,雕塑了雄伟壮丽的丰碑。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将被炎黄子孙、华夏儿女,一代一代的传颂下去,***英烈也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。

第6篇:关于家乡的清明作文

“又是一年芳草绿”,中国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到了。我们中国人都会回老家扫墓、祭拜和踏青。

大家知不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呀?如果想的话就认认真真地听吧!关于清明节有这样一个传说:相传春秋战国时期,晋献公的妃子为了让自己的儿子重耳继位,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,申生被逼自杀。重耳为了自身的安全逃出城外,重耳最后只有几个忠心耿耿的大臣。一次重耳饿晕了,大臣里有一个叫介子推的忠臣,从自己身上割下一块肉,用火烤后给重耳吃,重耳的病好了。后来重耳做了君主,想要介子推来任命封官,介子推不肯来逃进了绵山上。重耳为了让介子推做大官,放火烧山让介子推自己出来,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熄。并没有看见介子推出来,进山一看,介子推和他母亲抱着一棵树已死去,树上有个洞,里面的衣服上写着一首血诗: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。柳下做鬼终不见,强似伴……后来重耳把绵山改为介山,每年四月五日定为清明节。听了这个传说,大家应该都知道清明节的来历吧!

我们每年都去祭拜祖宗,今年也不例外。清晨,我们全家人开着车前往汉寿扫墓,到了汉寿,我们直奔太奶奶的.坟墓前。路上爷爷说着太奶奶的生前故事,太爷爷死的早,太奶奶一个人辛辛苦苦养大了爷爷他们几兄妹……这时,大家的眼睛湿润了,我这个小小男子汉眼泪也快爬了出来。

来到坟墓前,爷爷点燃蜡烛和香。我们排着队伍准备磕头,当爸爸磕头时,心里好像一直想着以前太奶奶非常疼他的情景,嘴里还默默地说着一些祝福的话。轮到我磕头了,我心里描绘着太奶奶慈祥的面容,我双手合十,希望太奶奶保佑我们全家平安幸福,保佑我将来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。

扫完墓,我们往回走,这时心里的沉重没有了,一路上我们说说笑笑,欣赏着春天的景色,金灿灿的油菜花望不到头,到处都是黄;柔嫩细长的柳条随风飘动,像小女孩的头发在风中飘舞,我们摘下柳条编成帽子戴在头上,春天真美!

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,已经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,这个节日是对祖宗们的一种尊敬与怀念,现在也成为了亲人团聚的节日,希望能世代相传。

文章评论

关于家乡的清明作文(《家乡的风景》)文章写得不错,值得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