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爱育娃

当前位置:主页 > 兴趣分享 > 好句 >  当前文章

好句

描述英雄的诗句豪迈(经典霸气的古诗)

longge 03-07 10:16 阅读 我爱育娃
1071年11月至1074年8月,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有近三年的时间,1074年末至1076年底,苏轼任密州知州。赴密州途中,苏轼给弟弟苏辙写了《沁园春》,词中有:“当时共客长安。似二陆初来

1071年11月至1074年8月,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有近三年的时间,1074年末至1076年底,苏轼任密州知州。赴密州途中,苏轼给弟弟苏辙写了《沁园春》,词中有:“当时共客长安。似二陆初来俱少年。有笔头千字,胸中万卷,致君尧舜,此事何难”,表达了自己的少年梦想,那就是读破万卷书之后,为国家成就一番事业。

苏轼来到密州,最先迎接他的不是迷人的地域风光和淳朴风土人情,而是蝗灾和旱情。苏轼作为密州太守,亲自奔赴在田间地头,和百姓一起灭蝗抗旱。当得知密州境内有一座山,名为常山,如果太守亲自去常山祷雨,必会天降甘霖。

次年,也就是1075年春天,苏轼素食斋戒,焚香祭拜,并写了《密州祭常山文》,或许是苏轼心诚,他一心“摩扶疮痍”,竟然求雨成功。“夜窗骚骚闹松竹,朝畦泫泫流膏乳。”春雨贵如油,苏轼和百姓欣喜若狂。

描述英雄的诗句豪迈(经典霸气的古诗)

当时的北宋与西夏时有战事发生,苏轼虽为文官,却也有男儿驰骋疆场的壮志豪情,苦于没有机会亲赴边塞。这一年初冬,“机会”终于来了,为答谢常山赐雨成功,苏轼命人重修常山庙,并依礼和官员们亲往祭祀。祭祀仪式结束之后,他们举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放鹰习射活动。

活动结束,苏轼写了这首被誉为豪放词代表作的《江城子密州出猎》,表达了苏轼为国立功疆场的壮志豪情。全词如下:

江城子

密州出猎

老夫聊发少年狂。左牵黄,右擎苍。锦帽貂裘,千骑卷平冈。为报倾城随太守,亲射虎,看孙郎。

酒酣胸胆尚开张。鬓微霜,又何妨。持节云中,何日遣冯唐。会挽雕弓如满月,西北望,射天狼。

描述英雄的诗句豪迈(经典霸气的古诗)

题解:

词题为《密州出猎》,密州在今天的山东诸城。

苏轼虽然是文人士大夫,但文人也有习射要求。这与北宋初“守内虚外”,国家日渐“积贫积弱”,与西夏边境时起烽烟。嘉祐六年,苏轼向朝廷进献《教战守策》《定军制策》,提出“使士大夫尊武尚勇,讲习兵法”“使平民皆习于兵”,他自己也经常习武,以强健体魄。

治平元年,也就是1064年秋天,西夏出兵秦凤、泾原一带,杀掠人畜过万。国家遭侮辱,百姓被残害,财物被掠夺,苏轼义愤填膺,想亲赴前线“何时逐汝去,与虏试周旋”。爱国、报国、保国之情,一片赤诚。

由此可见,苏轼并不仅仅是一介文人,跨上战马,他还是一个“千骑卷平冈”的武士。

描述英雄的诗句豪迈(经典霸气的古诗)

注释:

1. 牵黄:牵着黄犬。擎苍,举着苍鹰。《梁书·张克传》谓张克少时出猎,“左手臂鹰,右手牵狗”。令《太平御览》卷九二六引《史记》:“李斯临刑,思牵黄犬,臂苍鹰,出上蔡东门,不可得矣。”李斯临终表达出生命无常,难以把控。

2. 倾城:指密州城观看打猎的士民。

3. 孙郎:指孙权。孙权曾亲乘马射虎于庱(líng)亭。《三国志吴志》孙权本传:“二十三年十月,权将如吴,亲乘马射虎于亭。马为虎所伤,权投以双戟,虎却废,常从张世击以戈,获之。”

4. 节:符节。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郡太守。

5. 天狼:星名,古代用以代表贪残侵掠,这里以天狼喻西夏。《楚辞九歌》:“举长矢兮,射天狼”。

描述英雄的诗句豪迈(经典霸气的古诗)

赏析:

上片“老夫聊发少年狂。左牵黄,右擎苍。锦帽貂裘,千骑卷平冈。为报倾城随太守,亲射虎,看孙郎。”写这首词时,苏轼三十九岁,正是不惑之年,按照当时的平均年龄,自称为“老夫”并不过分。

不惑之年的苏轼,此时却心怀少年之梦想,他反其意而用了李斯的典故,认为李斯风光半生,最终被腰斩而悔恨。苏轼用典不拘一格,纵然壮士奋而歌之,如今自己已是不惑,更要夙夜夙夜为公。

苏轼认为悔之无用,不如“老夫聊发少年狂”,一“犬”一“鹰”,看似简单,实则寓意深刻,苏轼思维跳脱,学识渊博,由此可见苏太守身手不凡,勇武豪侠,“千骑卷平冈”的“卷”字写出了习射声势迅疾,如履平地,全城百姓追随着自己的太守,如众星捧月,场面热烈,苏轼的亲民形象如此形象。

描述英雄的诗句豪迈(经典霸气的古诗)

末句“亲射虎,看孙郎”,苏轼再一次用典,当年孙权射虎,传为佳话,今天自己也要亲自涉猎一只老虎,给曾经的射虎英雄孙权看一看,比拼一下,谁的武力更厉害。这是苏轼不服输的“少年狂”写照。

词的上片透过描写四十岁的“少年”苏轼,自信乐观、豪迈威武,在他的带领下,习射队伍盛况空前,风驰电掣,轰动全城。苏轼一向主张加强国防力量,对于西夏的入侵,坚决予以严厉打击,抗击边患,护我家国安宁。词中的爱国思想一脉贯之。

下片“酒酣胸胆尚开张。鬓微霜,又何妨。持节云中,何日遣冯唐。会挽雕弓如满月,西北望,射天狼”。首句“酒酣胸胆尚开张”呼应上片的首句“老夫聊发少年狂”,写出苏轼借着酒兴正浓,心雄胆壮,虽鬓发染霜,却不妨碍诗人驰骋疆场!

描述英雄的诗句豪迈(经典霸气的古诗)

诗人希望国家派冯唐带着命令,起用云中老将。那时候诗人定能把弓拉得像圆月一样,诗人遥望西夏和北辽,箭已经在弦上,只要一声令下,对准外敌,万箭齐发,犯我中华者,虽远必诛!

诗人在下片“持节云中,何日遣冯唐。”又用典故来说明自己射杀天狼的决心。《汉书·冯唐传》记载,云中太守魏尚治军有方,“使匈奴远避,不近云中之塞”,一旦入侵,必所杀甚众。因报功时“虏差六级”,多报了六颗首级,被文帝“下之吏,削其爵”。后经冯唐劝谏,文帝令冯唐持节赦免魏尚,官复原职,并拜冯唐为车骑都尉。

上片用典,以孙权自比,气概不凡。下片用典,暗示期待被朝廷重用,实现少年时“致君尧舜”的政治理想,随时准备立功边疆,报效国家。词中“何妨”、“何日”,活灵活现写出了“会挽雕弓如满月”,英武豪健、跃跃欲试、克敌制胜的诗人形象。呈现出粗犷豪放、刚劲雄健的词风,确实是“自成一家”。

描述英雄的诗句豪迈(经典霸气的古诗)

全词叙议结合,情景兼容,用典恰当,有一股“少年精神”的志向涌动笔端。诗人叙事激荡心怀,写景气势雄健,抒情纵横捭阖,言志凌云豪迈,四者结合紧密,而又自由驰骋,即是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,也是为国靖边宣言。

苏轼写完这首词,自己颇为洋洋得意,他在给友人鲜于子骏的信中说:“近却颇作小词,虽无柳七郎风味,亦自是一家。呵呵。数日前猎于郊外,所获颇多。作得一阕,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,吹笛击鼓以为节,颇壮观也。”

苏轼有意与柳永婉约缠绵的词风分庭抗礼,独树一帜,高扬一股横槊赋诗的英雄之气。这首词打破了宋初传统的词风,摆脱了“词为艳科”的束缚,是诗人积极开创豪放词的勇敢尝试,即有“诗”言志的气度胸怀,又有“词”特殊的美感,是一首诗化的词。

此词一经流传,就在宋代词坛激起了长久不息的波澜。毫无疑问,这是宋代豪放词的奠基之作,自此之后,宋代的豪放词家就纷纷登场了。


文章评论

描述英雄的诗句豪迈(经典霸气的古诗)文章写得不错,值得赞赏